首页 > 凯发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·k8(国际) - 官方网站·一触即发|银行利润增速趋缓成新常态

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3:04    次浏览

连日来,多家上市银行相继公布2014年“成绩单”。年报显示,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,还是股份制银行,与前几年相比利润增速普遍回落,有的开始跌入“个位数”,有的资产质量下滑,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“双升”。银监会数据表明,从2010年开始,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连年趋缓。笔者认为,此种态势今年仍将持续,甚至不排除有的银行增速趋“负”。增速的变化,折射出商业银行利润高速增长的好日子已结束,其利润增速趋缓已成为新常态。从银行利润的获取源头看,利息是构成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,是对银行让渡货币资本使用权的报酬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,银行的利润主要是以利息的形式表现。借贷资本一旦脱离生产过程,就会造成货币自行增值的表象。那种质疑银行“赚钱太容易”、“暴利”、“企业给银行打工”,一个原因是孤立看待借贷资本,没有看到借贷资本参与社会再生产的本质。因此,在经济高速增长期,银行利润增幅以两位数攀升,而在经济调整下行期,银行利润增速下行甚至趋“负”,不是不可能。从银行经营环境看,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基石。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,其盈利与实体经济发展走势基本一致。近年来,国内经济呈现“三期叠加”态势,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速转换,经济下行压力增大,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回落。去年银行业贷款增速降至13.5%,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.5个百分点,导致银行利润增长下滑。同时,金融脱媒快速发展,企业资金链断裂,导致银行负债成本上升。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大举蚕食银行阵地,P2P挑战银行的贷款业务,多家民营银行获准开业。经营环境的变化,必然影响银行盈利增加。从银行监管和息差层面看,银监会、国家发改委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规范银行收费,整治乱收费,难免影响其中间业务收入。加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、不对称降息及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扩大,导致银行存贷利差收窄,保护性利差减少。去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例为48%,比3年前下降7.3个百分点,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,利差还会收窄,利息收入占比会持续下降。从社会融资方式转变和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看,有数据显示,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中,2002年银行人民币贷款占比91.9%,去年末降至41.2%。去年末小贷公司和网贷平台贷款余额合计超过1万亿元。去年末,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426亿元,已连续12个季度上升,不良贷款率为1.25%,较年初上升0.22个百分点。不良贷款对银行利润的侵蚀,使银行不得不提取大量的利润做拨备,而损失拨备又不能列入银行利润中,这也造成银行利润增速回落。随着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,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,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,民营银行发展加速,同业竞争加剧,加上央行继续降息的预期,银行的息差将继续缩小。以经济新常态的视角正确看待银行利润增速放缓趋势,旨在深化金融改革,提升创新驱动能力,防范化解风险隐患,强化守法合规经营,转变银行盈利模式。这应成为今年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着力点。笔者建议,首先,应积极稳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。支持民间资本多渠道进入各类银行机构。扩大民营银行、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,扩大村镇银行民资参股占比,扩大民间资本参与机构重组范围。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。其次,着力推进商业银行混业经营,优化盈利结构。商业银行法修订势在必行,银行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,银行应创造条件早做准备,以提升银行非息收入占比,优化盈利结构。第三,着力推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,增加盈利增长点。第四,着力推进银行机构扁平化、流程高效化、运营集约化,使银行业务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。第五,着力推进中间业务发展,拓宽非利息收益渠道,强化风险管控,节约成本,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。